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
|
等离子表面处理在锂电行业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是由一个个工艺步骤严密联络起来的。大体来说,锂电池的生产包括极片制造、电芯制作以及电池组装三部分。在这三个大的工序中又有数道关键工艺,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的电池性能差异很大。 依靠等离子体中活性粒子的“5大作用”:增强粘接贴合、焊接、涂覆、绑定、除胶效果。等离子表面处理工艺具有增加表面张力,精细清洁,去除静电,活化表面等功能。处理后能显著提升锂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越来越多的锂电池生产企业正引入该工艺。 1)极片处理 锂电池的正负极片是在金属薄带上涂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而成。常见的金属薄带一般采用铝箔。铝箔表面常常会有油脂、油污等有机物及氧化层。因此在生产锂电池正负极片前需要对金属薄带进行表面处理。但是,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化学处理方法,需要溶剂,不环保,且容易出现“氢脆”现象。去污效果不够理想,去污速度慢,容易影响铝箔的力学性能指标。 采用等离子表面处理工艺能有效的避免原料损坏,去除原料表面的有机物,改善膜表面的润滑性,改善镀层的均匀度、耐热性和安全系数。 2)电芯处理 同样是锂电池生产的关键环节,电芯处理中需要对电芯封边以极耳整平处理。极耳是电池正负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表面是否干净,将影响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电芯在出厂过程中极耳经常会出现不平整,折弯甚至扭曲的现象,使焊接时会出现虚焊、假焊、短接等现象。在电芯极耳整平后用等离子表面处理工艺进行等离子清洗,可以清除有机物和微小颗粒,提高后续激光焊接的可靠性。 此外,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去除电芯极柱端面的污物、粉尘等,为电池焊接提前做准备,以减少焊接的不良品。 3)电池组装 锂电组装过程是将几个充电电池模块串联成一系列并联电路,从而建立锂电池组。为了提升锂电池的安全系数,一般需要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外贴胶处理,起到绝缘的作用,防止短路的发生及保护线路、防止刮伤。在锂电组装前,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对绝缘板、端板、PET膜等零件进行加工,能彻底清洁污垢表面,提高改善表面能,提高贴胶或涂胶的粘接力。 |